1)第一百六十章 增加产品附加值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船坞是中国宋朝人张平发明的。

  早在公元977年,张平任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厂。

  当时,在渭河边造船,容易被水将船冲走,只好派一船三户守护,一年征调民工上千户,劳民伤财。

  张平遂命民工在岸边挖一大坑,在其中造船,船造好以后,掘开一口子,引水入坑,船漂起,驶入河中。

  以后这个大坑便被称之为‘船坞‘。

  这个比英国造船业采用时早了五百多年。

  张国安的罗马式水泥构件帮了张老实厂长不少的忙,他没有见识过竹筋式水泥构件,等他看到了制造方法后,大喜,说:“主家,这分明就是老天爷赐与我等的好物件------那坞门处正好可用此物!”

  干船坞的坞门就是大而化之的盐田水闸。

  张国安说:“这是人想出的办法,不关老天爷的事!”

  张老实厂长老实地说:“正是,正是。”

  船厂其它的厂房就好办了,全是建成竹子房就解决了。

  流求大岛是一个盛产竹子的地方,可用的竹材到处都是,但是最好的位于八道河的上游山区里。

  在那里,张国安安排了许多土著整日伐竹子,然后用藤条编成竹筏子,顺着八道河放下来,在下游的河口自然有人拦截,有时候那竹筏子还装着几筐竹笋,这算是意外之喜吧。

  在他们的堆料场中,那竹材远比木材摆放的高。

  竹材加工后的废料也是烧制竹炭的好材料,就是得炭率低了些,只能达到两成,比木炭少了一半,不过好在是废料。

  刘钱行首当然不能亲自来主持开硫矿的事情。他派了他的二弟来。

  他的二弟叫刘纲。

  刘纲这一天和其他参与流求北部硫矿开发的人又来找张国安了,他们倒不是因为心急。

  上一次张国安就说了,现在正在打造码头用的水泥构件,等都弄好了,一起到流求北部去。

  这一帮子人当时闲得无聊,还真去看如何打造水泥构件了。

  他们抓着竭色的骡马式水泥。比较着泥构件的硬度,又议论着那个晒盐场,竟然也有了开办水泥厂的打算。

  所以这一次来找他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张国安听了后,说:“你们主要是来开矿和开染料厂的,再干这一行你们手上的工人也不够啊------”

  张国安现在手上有四千多工人,但是,他感觉还是不够用。

  现在是农闲的时候,一个农田水利,一个干船坞。一个建材生产,整个八道河地区就没有闲着的人,只有这些刚来的投资商和他们的技术工人了。

  刘纲说:“我等看了那个所谓的水泥洞窑,甚是简单------某手下的工匠说,可以轻松建成更大更好的洞窑!

  我等商议好了,人手嘛,各自家里的人并在一起,算是联办了。”

  说这个。张国安相信,人家本来找的就是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