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六章 大宋出现了祥瑞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在南宋时期的朝廷,自从南渡以来就一直没有摆脱了财政赤字,至宋理宗时期,每年的财政收入仅一亿二千多万贯,支出却多达二亿五千多万贯,到今年的经济形势更是不好啊!

  1264年,忽必烈最终战胜了阿里不哥,随后迁都大都,以上都为陪都。

  在这个期间他已经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巩固了华北地区的统治,再加上先前的蒙古大军已经攻破了云南,又迂回南面灭了大理国。

  这一些举动都大大扩大了南宋防线的范围。

  南宋所有的边境又是都要一一驻兵防守,所以,这就需要大量的钱钞。

  先前吧,从1245年到1255年的十年间,贾似道作为军政大员在\"沿江\"、\"京湖\"和\"两淮\"等地区一直干得有声有色。

  贾似道当时发动军民开荒、屯田、修筑城防,不仅解决了驻地军队的粮饷和修筑城防的费用问题,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周边地区,可以说对大宋政府的边防和军备事务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为此宋理宗皇帝还特意下诏对贾似道进行了表彰。

  若是说这个老贾是靠着裙带关系上来的,有这事情,但是也不完全对,咱得实事求是的来说。

  早在1248年二月,贾贵妃便已病逝,两年后宋理宗皇帝便转而宠幸一个姓阎的贵妃了。

  如果贾似道在1248年之前的仕途发展必须归功于他姐姐的话,那么,贾似道在大树已倒的情况下,不但荣宠不衰、继续稳步高升,直到现在跻身于权力中枢,这些该作如何解释?

  如果没有贾似道本人的从政能力和显著政绩作后盾,在贾贵妃死后,宋理宗皇帝还会乐此不疲地把一顶更比一顶大的乌纱赏赐给一个只会靠裙带关系往上爬的\"前国舅爷\"吗?

  更何况,在这十几年里,蒙古人对南宋发动了越来越猛烈的进攻,南宋的军事和社会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在此情况下,宋理宗皇帝就算再昏庸,也不至于把大宋政府的边防事务和军政大权交给一个无能之辈吧?

  所以呢,他还是有自己一套办法的,这一些以后慢慢说吧。

  但是现在大宋解决经济的办法开始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增量印行会子纸币,这叫作\"造楮\"。

  但是可依靠\"造楮\"缓解财政困难无异于饮鸩止渴。

  因为增量印行纸币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货币贬值和物价飞涨。

  例如:南宋初年一石米仅售钱三缗,这里是指会子。

  可到了南宋末年,一石米已经卖到了一千缗,会子的贬值超过了三百倍。

  而会子越贬值物价就越上涨,朝廷就越是加大会子的发行量,最终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民间当然也不满会子的“折阅”越来越大。

  并且,由于大量土地掌握在权势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