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4章 密文之法 阴差阳错_万法无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乎更加圆融浑成,有余不尽。

  如此一来,若无原典支持,任你推算之功再强,也是缘木求鱼。

  十二部经典,必须尽数入手,方能解出全数真谛。

  而神殿之中的制度,是汇通一典之后,通过考核,再去求取第二部经典。并且每一步经典所花费的时间,也会渐次增长。

  这一月之内,归无咎也曾听闻。下界飞升修士,汇通一十二典,将功行推进到距离近道临门一脚的四转之境,最快纪录是七百五十年。

  若不想太过引人注目,尤其是引起八祭大巫的注意。那么就算突破这个记录,也不能超越太多。

  故而若是归无咎一人来此,便只有放弃一条路。

  好在归无咎、秦梦霖二人,可以选择修炼不同经典,一人完成六部。如此,大约需要百余年的时间。

  现在,就是衡量是否值得的问题。

  神殿授法,皆是心印直传。所以自旁人处窃取,是完全行不通的。

  正在此时,忽然闻见呼声四起。

  抬首一看,当空一只黑色的蛇形飞舟,灵动婉转,瞬息就钻入圆中,稳稳落在高台之上。

  仿佛施展了瞬间移动一类的空间神通,但是偏偏寂静无比,没有一丝波澜。

  座席上诸位,只觉眼前一花。

  旋即望见一个披头散发,黑面黑袍,眸生双瞳的年轻人,负手而立。

  许多达到三转、四转之境的神殿嫡传,不约而同心中一凛。

  眼前之人,并非一眼便令人生出无比惊艳的感觉;但是仔细体会,高明处却在自己想象之外。

  因为来人落入目中之后,自己竟无法瞬间定位其修为高下,似乎混沌不定,幽渺纷纭。唯有细心观察许久,方能确定来人是元婴境界。这对于诸位功行更高出许多的人物而言,实在是难以置信。

  更奇的是,心中“定位”逐渐明晰后,按理说便当心意归元,直觉回归于神理;但是明确此人是元婴境界后,来人境界层次远远高于自己的执念,并未消散,反倒愈来愈深了。

  大界正法第一嫡传,果真名不虚传。

  无论修习哪一门真诀,在座的诸位,心中都生出许多期待。

  主持神殿的四祭大巫,上前与御孤乘应答两句,便悠然退下了。

  御孤乘抬首遥望。

  目光悠远。

  心意联翩。

  二次清浊玄象之战败绩后,他便独自觅地修持。

  这一番大战的结局,对于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但是他心中依旧坚信,天数有常,定然没有万全意义上的“绝境”。如论身处何时何地,何等处境,总会有一线腾挪变化的可能。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正是此意。

  只是这一线光明,异常难寻而已。

  于是,他独自在巫道中悟道石壁处,闭关两年。

  终于,寻到了心中萌芽:

  若往神殿一行,或许有柳暗花明之机。

  自己的因缘,在这里。

  灵山神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