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4章地方要有检察的人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治者罢了。

  所以申明亭制度荒废,至今已经是有名无实了。

  朱见济也懒得再去依靠什么“乡贤”,还不如让德云社的戏班子多下乡表演一些正能量戏码给老百姓看。

  起码比起绕口难懂的“仁义礼智信”,简单直白,言语开放的戏曲说书,更受底层人的欢迎。

  哪怕有样板戏的嫌疑,可现在能让人娱乐的东西本就不多,传统的才子佳人话本也没德云社人才编出来的段子好听。

  多听多放,也是没有关系的。

  “朕想了很久,觉得只是依靠朝廷派人去管人、去反腐,是不够的,来不及的。”

  逼得上司派代表去调查,这代表了什么?

  地方上面自己已经烂掉了,它管不了了,自然只能让外部力量来调整。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得清楚,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强调什么。

  要真是清廉务实的官员充满地方,朱见济又何必派锦衣卫和东厂这些特务过去?

  “朝廷的御史太少了,地方上的按察司也不够用……大明朝这么大的地方,就那么点人,即便人人用心做事,又能查多少案件,巡视多少地方?”

  “而且州府之下,无有按察司之类的去管,县官不如现管……何其荒谬?”

  这就是“大政府”和“小政府”的差别了。

  前者能把控制的力量延伸到最基层的统治单位上,后者顶多到了县一级就没了。

  等水面上的船被浪顾涌起来的时候,下面可早就暗流汹涌了。

  朱见济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

  要说大明朝的监察制度,比起前朝已经是非常完善了,中央地方都有具体的监察部门。

  不过人是不能比烂的,

  不止要比前人好,还要让后人受益非凡!

  “朕意已决,以后吏员制度一搞起来,就要设立相应的人事部门,要是吏员有纠纷事务,离职退休,都要经人事的手。”

  “州府之下,要设检察使,负责监督官员行政,以及对违法事务进行核查纠正,但凡地方主官升堂报案,都要有检察使在旁记录,若是行事有误,则向上级汇报,上级每年也要对其进行抽查,不得轻忽……”

  “县之下的村镇,要有巡法员,负责收集当地所犯之事,交由检察使,看需不需要报官审理。”

  “当然了,朕一人的想法,只怕会有很大的疏漏,诸位卿家回去再帮朕想想。”

  朱见济一锤定音,没有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这件事情,你们别给朕摇头不干,你们不干,就给朕脱了官服走人。”

  “有功有过,朕自己担着,不用怕后人牵扯到你们身上。”

  反正为了向官绅收税,朱见济已经有了“暴君”的名头,再多一个“控制狂”也不怕什么。

  “就这样,走了!”

  撂下任务,朱见济直接当了甩手掌柜,留下内阁众臣哑口无言。

  然后,他们之间爆发了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