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3章殿试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唉!

  好在朱佑栎的心态跟他的体重一样沉稳。

  太子爷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他的问题,只是在感叹一下自己这样的下棋天才都被四岁的表弟的击败了,足以见得对方是个人才。

  完全有资格给自己当伴读!

  而朱见济也没有趁此机会看清自己。

  在他知道王云就是“王守仁”后,对于这小孩做什么特殊事情,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下棋赢过他儿子,这对王圣人来说很正常嘛!

  也就是没有下过王守仁罢了,

  天底下有多少人赢不过王圣人呢?

  他儿子的棋艺还是很厉害的!

  对此,皇后只能微微一笑,然后拉着丈夫赶紧上床睡觉。

  这种事情,还是去梦里比较好。

  ……

  “今日的考题,讲的是户籍制度。”

  “古时户籍如何,今时户籍如何,你们要好好的想,好好的答。”

  乾圣十六年的殿试,朱见济坐在上头,对下方正襟危坐的贡士们说着。

  后者自然认真听讲,不敢在皇帝发言的时候大喘气,御前失仪。

  等朱见济讲完之后,他们才拿起笔开始作答。

  户籍制度在中国古已有之,毕竟对于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来说,对国内民众进行统计是不可或缺的。

  登籍造册,便是如此。

  不过很多时候,户籍只是简单记录一下个人的出生地、家庭情况等等,以古时候的交通环境来说,普通人也不可能跑的太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出生在哪儿,基本上一辈子就在那儿过了。

  除此之外,如果要通过参军、科举等手段实现阶级跨越的话,也不会有太大阻碍。

  起码在流程上看起来,是没有限制哪哪的户籍不准参军考试的。

  但是这种制度在蒙元之时发生了改变。

  面对一个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情况,本来汉化程度就不高,对待富饶的中原江南也只是想着把农田变成牧场的蒙元统治者来说,他们可巴不得固定所有——

  民族上固定四等人制,让少数的色目人去帮忙统治多数的汉人,前者外来户,要想好好收税,就只能依靠蒙古的军事能力,办事起来自然尽心尽力,然后压制汉人势力,蒙元贵族便天天吃着火锅唱着歌,高枕无忧。

  而阶级上,则是定下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得工匠永远是工匠,农人永远是农人。

  最好谁都不要改变。

  蒙元覆灭之后,由于其统治华夏也有近百年,影响力还是不少的,所以大明也继承了这户籍制度。

  毕竟后世人看来具有极大人身限制,是真“人权问题”的户籍制度,对于统治者来说是必要的。

  屁股决定脑袋。

  朱太祖开局一个碗,打下全天下,最后坐上了皇帝宝座,其根本目的,也是要把老朱家的江山社稷给维护好啊!

  但历史洪流滚滚而来,该出现的变化还是会出现的。

  大明朝的户籍制度在洪武年间就出现了变故,很多军户逃亡,之后更是一路崩溃。

  到了朱见济手里,先是废掉了大部分已经失去实际意义的卫所,让那些早就不会打仗了的军户转为自由民,再是采用募兵制——

  即便向民间募兵需要朝廷出钱,又是一大笔开支,但一分钱一分货,整体上,总比征收卫所的军户们好一些。

  之后对各地流民、移民也是就地编户立档,没有记录多余的东西,全算成自由民。

  甚至李东阳这位状元公,便是军户出身。

  皇帝本人都是如此做派,加上地方上早就有了的“逃户”现象,可以说,从蒙元开始的,把人一生乃至于子子孙孙都安排好的户籍制度,到眼下,可谓是名存实亡。

  而一样东西既然到了失去实际作用,那就该果断一点,让它随风而去。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