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章徐永宁来到了南京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热情的接待了这个亲戚。

  徐永宁脸色苍白,脚步虚浮的跟着叔叔走入府邸。

  真是没想到,陆地上活蹦乱跳的徐国公,竟然会晕船?!

  徐承宗在见到大侄子的时候也很为他担心,但徐永宁死活不肯松口承认自己晕船,于是只好维护他的面子,用轿子把人抬了回来。

  双方行了家礼,认了一下亲戚,徐承宗见着侄子的脸色还没恢复,便让其余人退下,等人好一点再仔细联络下感情。

  在叔叔家里坐了一会儿,徐永宁感觉舒服了些,便问徐承宗,“朝廷不是下旨不准人坐轿子吗?怎么南京这边还是如此普及?”

  魏国公长叹一声,跟大侄子解释道,“此前府里的确是不打算坐轿子的,可家中的轿夫自陈不知道后面能做什么,其他官员显贵仍然我行我素,我魏国公府既然在南京……总不能过于标新立异。”

  徐承宗本人还是顺着老徐家的家规家风办事的,平时生活也算简朴。

  再加上他们在靖难之役中得罪过太宗皇帝,一度被夺爵,二代魏国公连个追赠和谥号都没有,所以一家人都算行事低调了,生怕又勾起北京皇宫里的天子不满。

  奈何身处南京,徐承宗想把自己打扮成一朵白莲花是绝不可能的,于是在一些日常生活上,也只能跟着潮流走,生怕自己落了伍。

  “所以南京这边是怎么搞的?”

  徐永宁眨巴一下大眼睛,好奇的打听起了南京官场的动向。

  只能说真是“近朱者赤”,徐永宁这么个二哈学着朱见济的手段装无知懵懂,还真让徐承宗有了倾诉的欲望。

  虽然之前和大侄子没见过面,但魏定二府分出去也没多久,双方更常有书信往来,一笔写不出两个徐字,所以徐承宗对徐永宁还是很亲近的。

  更何况徐永宁是东宫伴读,靠近权力的最顶端,让徐承宗也想过去蹭一蹭侄子的光。

  南京的勋贵们大多在靖难中犯过事儿,对太宗皇帝还是很有阴影的,也担忧自己的富贵会不会哪天被天子废掉。

  于是徐承宗为大侄子介绍起了南京的情况。

  徐永宁时不时的插两句嘴,引导着徐承宗往自己想要知道的方面说下去。

  也许是认为那都是普遍现象,徐承宗并没有生出警惕来,而是顺着徐永宁的话说了下去。

  既然大家都在做,

  那就没必要瞒着大侄子嘛!

  然后徐永宁就知道了南京官员普遍“官商勾结”,并且生活堕落的事。

  而这儿,距离正式迁还不到四十年。

  按着官员的政治生命算,两代人都没过去,竟然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官场真是黑暗!”

  徐永宁最后发表了自己的听后感。

  徐承宗在旁边尴尬出一张老脸。

  他虽然没有授任官职,但勋贵的身份还是可以让他混入官僚生活圈子的。

  只是受限于太宗皇帝的威慑,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