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北洋兵_奉系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价签,他们也不能完全弄明白,必须有人帮忙。另外不时还有警察巡逻,避免有偷窃发生,正所谓穷生奸计,富涨良心,在老百姓普遍贫穷的情况下,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当然由于雇佣大量看管的人手,增加了不少运营成本,最开始刘书成他们很反对这种购物模式,他们希望的是在每个货架都安排专门的售货员,负责收银,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偷窃。

  不过张廷兰认为顾客消费习惯是可以培养的,而且统一付款的模式,能营造出更轻松自由的购物环境,就算有些人会偷窃一些,这点损失也完全可以承受。

  从运营以来的情况发现,张廷兰的判断还没错,中国是几千年的礼仪之邦,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守规矩的,民生百货的价钱已经十分公道了,真正会下手偷窃的并不多,相反还极大的激发了购物的热情,稍微有点钱的人都会多买不少东西。

  “张少,民生百货开业之后,哪点都好,不过就有一点问题,我们把客源都吸引过来了,不少杂货铺,小市场的商贩声音顿时就不好做了,咱们价钱这么低,他们根本竞争不过,只能纷纷关门大吉。”

  这一点张廷兰也早有估计,不过他也不想因为照顾那些人,就放弃了发展的机会,北市场的目标是上海的十里洋场,天津的三不管,要把这里建成中国最顶尖的购物中心,甚至是远东的一颗明珠。进而带动奉天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推动新型的购物模式,势在必行。

  “咱们的导购员很多都是招募的这些杂货铺的小伙计,那些商贩也转行帮我们运输货物,不过还是会有人失去工作,因此我估计要把民生推向其他的城市,各地的商贩就会率先站出来反对。”

  刘书成的顾虑一点错都没有,毕竟任何的变革都会砸了一些人的饭碗,遭到反对也在所难免,这种情况到了后世也是如此。

  “拿出一些股份吧,和当地的商人联合起来,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咱们吃肉,也要让别人喝汤,要是还不满足,我们也不是吃素的。”

  “这还好办,更麻烦的还在后头。”刘书成和张廷兰有转到了布匹服装的专区,刘书成指着这些布匹苦笑道:“咱们卖的布六成以上都是老宋的纺织厂织出来的,他的工厂既要给列强生产布匹,用来做军装帐篷之类的,又要满足各大绸缎庄,剩余的产能能满足一个民生就有点吃力了,要是再多,他就无能为力了。其他商品也是如此,要是开多了,我担心供货跟不上啊。”

  宋仲义自从把工厂搬到奉天之后,各种麻烦事都少了很多,还得到了张廷兰充足的资本支持,很快纺织厂就进入了快车道,有了列强的订单之后,他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剩下的就是全心全意扩大生产。

  张廷兰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