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七章赈灾方略_林家小姑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便有大饥!”

  听到这里,赵昕脑壳都发疼,按照崇明帝的意思,自个是主要解决粮食问题,而不是解决这么复杂的事……

  赵昕捏了捏鼻梁,直言道:“父皇已经给本王下了命令,多听你的意见,本王负责搞定粮食,其他的你自己看着办。”

  李惟钧眼神微动,内心火热,不过面色平静,对天拱手道:“皇恩浩荡,臣等必尽心办事。”

  话罢,李惟钧对着赵昕道:“若王爷能彻底解决粮食问题,下官定能解决此次灾情。”

  赵昕明白,粮食危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主要问题便是稳定米价。

  少顷,赵昕眼神一动,询问道:“李惟钧,你说米价还会长?”

  李惟钧回道:“若不及时遏制,米价只会越涨越高。”

  赵昕咬牙道:“那就让他们涨。”

  李惟钧闻言愣了愣神,道:“王爷的意思是?”

  赵昕答道:“各城都需要翻修吧,既如此,召集灾民,让他们去帮忙翻修,让他们吃饱饭便是。”

  “还有,去那些囤积了大量粮食的寺院,告诉他们现在的杂工工钱非常低,可以趁机让这些人为寺院修建住宅房舍。”

  “最后,动用所有银钱,囤积粮食,让这米价涨的更高一些,越高越好。”

  “顺带向其他各省说一说,江南很缺粮食,米价极高。”

  听着赵昕的话,李惟钧思虑片刻,突然眼神一亮,恭声道:“下官明白了。”

  赵昕道:“既如此,那便下去安排,如何吩咐下去,你看着办。”

  李惟钧急道:“王爷,官府的银钱恐捉襟见肘,毕竟,银钱还得另作他用。”

  赵昕揉了揉额头,李惟钧是个聪明人,怎么不知道自己手上根本就没有银子,提起这事,无非就是暗示自己去筹集,至于从哪里筹集,不是一目了然的事?

  于是无奈道:“本王可以借你一笔钱,到时得还本王。”

  李惟钧直言问道:“王爷,下官大略计算了一番,估摸着至少需要二十万两白银。”

  赵昕嘴角微微抽搐,道:“本王想办法解决,其他的你看着办……”

  话罢,赵昕便起身离开,在踏出门时,赵昕冷声道:“没事别来烦本王,来了准没好事。”

  堂内,李惟钧神色如常。

  赵昕的意思也是非常简单,一个是以工代赈,省得闲来无事的灾民闹事。

  另一个让道貌岸然的寺院心甘情愿的出粮救灾,可以减轻粮食危机。

  需知江南之人素爱礼佛,寺院道观遍布,所囤粮食不在少数。

  其三,让江南的米价提至天价,向灾区周边散布消息,告诉外围的人这里有多么缺米,价格有多高,利润有多大。

  如此一来,周边地区的米商听到这个消息都会非常兴奋,大批大批地往江南运米,这样,江南的米很快就会饱和,饱和了,价格自然会下跌。

  赵昕的这个办法和股市里的坐庄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做法相同而目的不同。

  股市里的庄家坐庄是为了拉升股价,在股价低迷的时候大量买进股票,然后高抛获利,赵昕则是为了江南的百姓,先通过官府的手段,利用官府的现有银钱大量买进大米抬高价格,吸引大量的米商进场,造成供应大幅增加,这个时候又不计成本地抛售之前买进的大米,造成价格大幅下跌,从而压住江南的米价,让灾民渡过灾荒。

  办法赵昕出了,可施行,还是得让聪明人去办。

  深夜,李惟钧坐在总督府的府衙内,不知在写些什么东西。

  待写好后,李惟钧吩咐道:“立即送往京城。”

  黑暗中,一个身影出来躬身接过,透过昏暗的烛光,对方身着锦衣服,腰挂绣春刀……

  “呵呵……这果郡王……有点意思……”李惟钧对着烛光呢喃道……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