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 临行_古代逃荒种田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是刘大舅转念一想,既然这钱都要花在乡亲们身上,为何不直接与刘三叔公这样说。

  刘大舅说了自己的疑惑之处。

  李大成微微一笑,“若是没到最后一步,我自然希望三叔公能自己花这笔银子,有些人,给他花钱纯属给自己找气受。”

  租来的小院里,李伯山他们在给板车套上绳索,把要带的东西给捆绑好。

  这其中有晒好的耐饥丸和红薯干,还有一些杂货铺买来的肉干之类的,都是耐放的东西。

  除了吃的,还有一些用的,烧菜煮饭的锅,缝衣服的针线盒,夜宿在外铺在身下的厚毛垫等等。

  李大成又去药铺开了些药,制成易携带的丸子,专用来治头疼脑热的小病。

  在外逃荒,天气渐冷,难免会有风寒感冒,到时候十几里地见不到一个大夫,也开不了药,就只能哭去了。

  鱼娘终于有了一把防身的小匕首,这个匕首只比她的手掌长一些,看起来十分精巧,是她陪李大成去粮店回来的遇上看见的。

  摊主说这把匕首是他在路上捡到的,若非饿的厉害,也不愿意把这把匕首卖掉,这把匕首,在寻常年间,怎么着也能卖个几两银子。

  可现在什么都没有吃的值钱,尤其是古董之类精巧的物件,卖不上价,在灾民眼里,这些还不如炊饼有用。

  李大成和摊主讨价还价,最后以一个杂面饼的价格买下了。

  鱼娘想着,以后到了府城,贱卖东西的人只会更多,到时一定要去集市上看看,说不定还能捡个漏。

  鱼娘买了匕首高兴极了,当然,回来后刘氏又骂了她一顿,直说鱼娘是个败家子。

  鱼娘吐吐舌头,没把刘氏的话放在心上,她算看明白了,除了被刘氏放在心尖尖上的李子晏,其他人但凡花个钱都是要被她指着鼻子骂的。

  柱子娘在进城后的第三天醒了,外面的伤口已经长好了,只是说话支支吾吾的,走路也不利索。

  李大成给她把脉,说是内在淤血未通,还需要好好调养才好。

  即使这样,也把柱子给高兴坏了,一整天围着他娘端茶倒水、嘘寒问暖。

  二丫和有根的伤因着鱼娘的缘故也好了不少,依鱼娘来看,已经可以拆掉固定的木板了,但是众所周知,伤筋动骨要养足一百天,所以俩人还绑着木板。

  李仲海拿出路程图,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对李大成说道:“爹,你看,咱们离开后再往前走一两天就能到云安县。

  不过依我看,咱们在这里已经修整了挺长一段时间,到云安也谈不上舟车劳顿,不如直接绕过云安去府城。从这里到府城大约七八天,咱们可以到府城再休息。”

  李大成点点头,“都听你的,我去和你大舅说一声。”

  刘大舅在后院磨他的杀猪刀,杀猪刀因为常年累月的使用,刀把上积攒了一层黑黑的油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