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章 第 85 章_古代逃荒种田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冷是现在冷,一会下水又是另一说了。”

  李大成笑着摇摇头,指着他道:“就你的歪理最多。”

  几人又等了一会儿,见漆黑的水面上,一点微弱的光越来越亮,竹筏自黑暗中向他们驶来。

  柱子道:“李叔,你看这和我们偷渡入城那天像不像?天一样的黑,也是竹筏上有一点亮光。”

  另外两人笑了,“你们等着入城,我们在城门内等着接人。没想到世事无常,咱们居然能一起逃难。”

  李大成也微微点头,确实是世事无常,从下河镇到现在,每一天都过得惊心动魄,不在当初的预料之内。

  “对了李叔,你们是从哪里逃难来的?”

  石贵知道李大成他们的底细,却并没有和这些人细说,只说李家人也是逃难的,于他有恩,所以出城的时候才带上了他们。

  李大成道:“我们是濯阳郡平宁县的人,家里闹饥荒,活不下去了,才从平宁县往外逃难的。”

  他没有说是从下河镇来的,也没有说谢将军征兵一事,眼见着他们接下来还要和谢将军打交道,这些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平宁是不是濯阳郡最北边的那个县?挨着峦安郡了。”

  李叔河道:“对,我们平宁县确实挨着峦安郡了。”

  这两人啧啧称赞:“平宁离濯阳郡这么远,李叔你们能一个不少走到府城,可真有本事。”

  柱子道:“可不是嘛,都是李叔有能耐,我们路上还遇到了土匪和蝗虫,要不是李叔在,指不定死了多少人了。”

  两人心中对李大成的最后一点怀疑也烟消云散。原本以为大哥是随便找了个人来安排他们的行动,他们虽然相信大哥,心里却或多或少有些不信任李大成,听了这些话,才明白大哥果然是大哥。

  竹筏靠了岸,上面的人一个接一个跳下来,几个人合力把竹筏拖到岸上,藏在了芦苇从中。

  李大成看了看,见人都到齐了,说道:“走吧,咱们还要走大半个时辰才能到地方。”

  这里面只有他认识路,于是李大成就在前面带路,刘大麻子和他走在一起。两个竹筐里的鱼太重了,一只竹筐两个人抬着走在后面,中间轮流换人休息。

  河岸边不好走,几人先是爬上了河堤,沿着河堤走了一段路,等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时,怕走在河堤上过于明目张胆打草惊蛇,又重新下了河堤,沿着河岸往前走。

  河岸湿滑,夜晚不能点灯笼,只能抹黑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故而路上用的时间比李大成预期的要长不少,好在路上没出什么幺蛾子,顺顺利利到了地方,时间长点也就长点吧。

  几人埋伏在芦苇丛中,静静观察远处的动静。

  兴许是因为王将军的指示,这些人大晚上也没有休息,依旧在热火朝天地挖土。

  两旁竖起了四个高高的杆子,上面各自挂了一个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