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0章 战报该如何写_万历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费书三人的调侃中,朱翊钧最后以承认【想李月明】为结尾。

  之后自然要回归正事。

  “这战报该如何写?”

  这也是刚刚提到的话题。

  王用思考片刻说道:“虽然整个静海县守下来了,但如果当初我听了彦祖的建议,我们根本不会损失这么多。”

  在朱翊钧的眼中,当时的王用、费书、魏剑等人,完全陷入了思维误区,只想着如何防守县城,却没考虑过可以主动出击。

  毕竟这是万历元年,农民起义还没成为普遍现象。同样的,造反的农民也是第一次,心里也是慌的,不然也不会一见到颓势,几千难民叛军立刻跑了个无影无踪。

  作为知县,王用第一次遇到农民军,而他手里只有少数衙役,守城都还得连夜招募乡勇。

  朱翊钧当时献策,在不清楚敌军情报的情况下,更多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

  并且当时王用当众杀人那一下,也是一个有大魄力的狠人。

  或者说,这个时代的大明官场,都是狠人!

  “诶,说那些干什么,还是论功行赏吧。”朱翊钧及时打断道。

  王用看着一旁的费书。

  费书一手握着剑柄,另一手无聊的玩这剑穗,叹息道:“吾弱冠之年便是秀才,今年幸得位列合榜前千位,没想到竟有今天?”

  对于自己这个友人,王用自然清楚。“之前一直科举不第,难不成还要再考二十年?”王用劝道,“别再考了,使钱去吏部走门路,以你费氏先祖的荫泽,外加今日之事,轻轻松松就能弄到一个知县。”

  费书嘀咕道:“我考进士,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整个杭州费氏。”

  王用不再说话,感觉费书也怪可怜的。

  杭州费氏,在第六代、七代和八代达到顶峰,每代平均两个进士,举人和秀才更是无数。

  叔侄连登一甲,父子并中五魁,兄弟同为阁部。

  何其风光!

  可从第九代开始,杭州费氏好像祖坟上的青烟烧干了一样,开始急速衰落,竟连一个进士都不出。

  第十代更惨,全是些秀才,费书属于唯一的举人。

  他是全族的希望,费氏主宗,还有分出去的横林费氏、河口费氏、烈桥费氏、鹅湖费氏……都指望他光耀家族,费书怎敢不继续考下去?

  费书淡淡的说道:“休提这些,今日酣畅杀贼,也算沙场建功了。”

  朱翊钧没想到看似嬉皮笑脸的费书,原来也背负着如此大的压力。

  王用摇头慨叹:“这算哪门子的沙场建功?一群饿得走投无路的饥民而已。显然,此前战场上与朱翊钧的那番话,是为了激励十足的战斗力,其本心还是没有认可。今天这场仗好到,可我打仗却在今后,造福一方才是我的战场。静海县经此一役,百废待兴,不知得耗多少心血,才能够恢复些许生气。”

  费书安慰道:“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