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7【内外妥协】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明,根本找不出漏洞。

  常荫槐悄悄给杨宇霆打眼色,劝他不要多言,明摆着张学良已经下定决心了。如今最重要的是,借此机会给自己这一边捞好处。

  杨宇霆立即会意,出声说:“少帅,黑龙江那边有些不稳。我看,不如让翰勃(常荫槐)担任黑龙江省长,一定能震慑宵小。”

  这就是政治妥协,以任命常荫槐做黑龙江省长,来换取杨宇霆等人支持关内奉军易帜。

  “可行。”张学良只能捏着鼻子同意,否则接下来的工作没法展开。

  如此,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杨宇霆、常荫槐颇为高兴地离开帅府。

  特别是常荫槐,他前年还只是京奉铁路局长,去年当上安**政府代理交通部长,因为不肯被骂名,拒绝在卖国合约上签字,惹怒张作霖之后,只得去天津做寓公。

  后来美国人跑来谈归还关税自主权问题,张作霖才重新提拔常荫槐,任命他做了关税自主委员会委员。

  从毫无实权的委员,摇身一变成为黑龙江省长,这便宜占大发了!

  会意结束后,张作相留了下来,以长辈的身份说道:“六子,你这回做得很好。切记,你现在是东北的主人,做事不能像以前那样冲动。”

  “学良谨记教诲。”张学良道。

  张作相突然笑问:“让不在东北的奉军先易帜,这主意谁帮你出的?是个人才。”

  张学良指着会议桌上的《菊与刀》说:“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周赫煊啊,我知道这个人,”张作相低声道,“六子,你要当心杨宇霆,此人最近很活跃啊。他拉帮结派,串联文武官员,恐怕以后会尾大不掉。”

  “我知道。”张学良无比头疼。

  张作相拍拍张学良的肩头:“言尽于此,你自己看着办,我先走了。”

  “我送你。”张学良亲自把张作相送到大门口。

  等张学良回来行至花园,寿夫人(张作霖五姨太)截住他说:“汉卿,治丧委员会已经筹备好了,后天开始举办追悼会。”

  “五妈辛苦了。”张学良态度恭敬地说。

  寿夫人为人精明干练,而且持家有道,帮张作霖把后宅打理得妥妥当当,对张学良几个兄弟姊妹也特别好,因此极受张学良尊敬。

  关于张作霖的丧事,如今只是悼念而已,连下葬的地点都还没选定。

  追悼会上,常凯申、冯玉祥、阎锡山等人,要么派人送来挽联悼文,要么隔空发追悼电报。天津大大小小当寓公的军阀们,也都纷纷写挽联,就连日本人都送来了几篇悼文。

  周赫煊在奉天停留五天,到追悼会上了注香才离开。

  跟他同行的,还有张学良派出的使者,这些使者负责前往北平谈判易帜问题。虽然已经决定易帜,但个中利益太过复杂,并不是口头传几句话就能决定。

  与此同时,《菊与刀》也正式出版发行。出版当天,直接运了5000本去东北,这些是张学良订购的,他要让整个东北的文武官员都好好读这本书。

  让周赫煊无比诧异的是,关于东北易帜,美国虽然表面赞同,却暗地里支持日本入侵东北。

  国际政治真的太复杂了,不仅要对抗日本,还得抗住美国,张学良面临的压力极大。

  有人就要问了,美国不是一直跟日本关系糟糕吗?怎么会支持日本入侵东北?

  美国人打的好算盘,一旦日本入侵东北,就跟苏联短兵相接,双方必然爆发激烈矛盾,美国人正好坐山观虎斗。同时,日本占领东北后,南京政府迫于压力,就会更加迫切地投入美国怀抱,从而轻松抢占英国在华利益。

  一石二鸟啊!

  美国鬼子没安好心。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