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请媒人】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一家之言,贻笑大方。”周赫煊谦虚道。

  历史上,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朱培德突然病逝。

  常凯申严重怀疑是日本特务下毒,命令戴笠彻查朱培德的死因。调查虽无结果,但却可折射出朱培德在抗战筹备工作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朱培德也是积极反日的,他在九一八事变后就要求抗日。

  可惜抗战爆发前,朱培德就去世了。否则以他的军事才能,以及积极抗日的态度,说不定还能指挥打几场漂亮仗。

  “并非一家之言,”朱培德摆手说,“我三年前与百里兄会面,他也常说日人亡我之心不死,乃是中国未来的大敌。”

  周赫煊笑道:“正巧了,我上个月刚好跟百里兄见过面,还厚着脸皮向他讨要了墨宝。”

  “哦,百里兄身体还好吧?”朱培德问。

  “偶尔会咳嗽,老毛病了。”周赫煊道。

  朱培德叹息道:“他啊,就是性子太烈,一言不合就掏枪自杀,结果弄出难以愈合的老毛病。”

  周赫煊笑道:“不过也因祸得福,渠道一位温柔贤淑的日本太太。”

  “哈哈哈哈,说得也是。”朱培德大笑起来。

  蒋百里的夫人左梅,原名佐藤屋登,正是蒋百里自杀受伤后,被请来负责照顾他的日本护士。

  左梅虽然是日本人,但嫁给蒋百里后却入了中国籍,即便以后中日爆发战争,也从始至终站在丈夫和中国人这边。

  因为有共同的朋友,朱培德和周赫煊之间亲近了许多。

  朱培德问道:“东北易帜之事,周先生可有把握?张少帅那边究竟是如何考虑的?”

  “张少帅打心里想要中国统一,他也是爱国人士,”周赫煊笑道,“说起爱国,东北还有一位典范人物。”

  “谁啊?”朱培德问。

  “冯德麟的公子冯庸,”周赫煊说,“冯庸在父亲去世后,便散尽家财,筹款300多万办教育。他的学校免收学费,而且以理工科为主。学校里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每天都要进行军事训练,这是为以后跟日本人打仗做准备。”

  “竟有此事?”朱培德钦佩道,“真乃爱国义士也,可惜无缘一见。”

  周赫煊笑道:“以后有的是机会。”

  朱培德叹息说:“中国和日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幸好现在国家即将统一,咱们可以努力发展工业。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只要隐忍发展,总有一天能够追赶日本。”

  “我也是这么想的。”周赫煊附和道,心中却在感叹:统一了还不是年年打仗,黄金十年只是说起来好听而已。

  朱培德此人也是骨子里的爱国主义者,北伐将领当中,只有朱培德和冯玉祥对赤党网开一面,而且他做得更加大胆。愿意离开的红党分子,朱培德补发军饷礼送出境;愿意留下来的红党,朱培德照用不误,而且依旧委以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