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3【抵美】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要是门票钱太贵,一般人舍不得听。

  “周,想必不用我来介绍了吧,”马慕瑞指着身边的英俊青年说,“这是著名的戏曲家梅兰芳先生。”

  周赫煊笑着伸出手:“梅老板你好!”

  “周先生好。”梅兰芳和周赫煊握手道。

  周赫煊介绍说:“这是我岳父张谋之先生。”

  梅兰芳点头道:“张先生好。”

  张谋之热情地说:“今日一睹梅先生风采,果然名不虚传。”

  几人寒暄片刻,便一起走进演奏大厅,里面只有稀稀拉拉20多个观众。

  大家素质还是很高的,进入演奏厅后都自觉闭嘴,没人发出噪音,只等着乐团演奏开始。

  第一支曲子比较欢快活泼,演奏的是舒曼的《春天交响曲》。

  马慕瑞夫妇正襟危坐,满脸陶醉的表情,似乎完全沉溺于音乐的美妙世界当中。

  梅兰芳则双眼微闭,嘴角微微翘起,指尖在座椅扶手上无声拍打。这位京剧大师,也是非常时髦的,平常喜欢听交响乐和看电影。

  《春天交响曲》只演奏了前两个乐章,接下来便换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现场的演奏效果颇为震撼,即便是周赫煊,也被乐曲声激得头皮发麻,有一种想要和命运抗争的冲动。

  转眼两个多小时过去,乐团演奏终于结束。

  梅兰芳走到演奏大厅外,随口问:“周先生准备去哪儿?”

  “纽约。”周赫煊说。

  “那正好,我们顺路,”梅兰芳说,“我要先去一趟华盛顿,然后赴纽约百老汇演出。”

  不管是去华盛顿,还是去纽约,都得坐漫长的火车前往,说起来还真算顺路。

  马慕瑞建议道:“周先生如果有空,也一起去华盛顿吧。国务院的那些官员们,肯定愿意跟你聊聊。”

  周赫煊估摸了一下时间,笑道:“荣幸之至。”

  二十七天后,11月中旬,轮船终于抵达旧金山。

  周赫煊已经完成《泰坦尼克号》初稿,大概有20多万字,顺便还抽空画了8副插图。

  众人在旧金山休息两天,稍微缓解了一下旅途的疲惫。就在这时,中国驻美公使正式发来要求,希望周赫煊能够去华盛顿一趟,大使馆为周赫煊和梅兰芳准备了欢迎宴会。

  大使馆发函相邀,不去也得去了,否则就是不给人家面子。

  漫长的西部大铁路,众人坐了整整两天时间,居然都还没抵达终点。

  周赫煊暗暗吐槽火车速度太慢,张谋之却感叹道:“真是工业杰作啊!不知道中国何时才能有这么长的铁路。”

  “总会有的。”梅兰芳接话说。

  不管是张谋之还是梅兰芳,二人都是首次来美国,旧金山的繁华完全把他们给镇住了。

  那宽阔的街道、高大的建筑、繁华的市场、数量繁多的小轿车……随便哪方面,都可以把中国甩八条街。

  梅兰芳以前去过日本,他忍不住把旧金山和东京、京都比较,发现完全不能比,东京在旧金山面前就属于城乡结合部。

  最吓人的是汽车,中国流行的是黄包车,而旧金山居然把汽车当出租车!

  旧金山已经如此繁华,那华盛顿和纽约该牛逼成啥样啊?

  随行的中国人,都有种刘奶奶进大观园的感受。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