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汉语和汉字】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说话,有赵元任、钱玄同这些语言文字学家在场,他根本不用表达自己的观点。

  至于推广现代汉语拼音,周赫煊连想都没想过。钱玄同、吴稚晖那帮人忙活了十多年,南京政府又组织人力物力两年多,终于搞出罗马字拼音方案和字典,怎么可能推翻弃用?

  特别是《国音字典》,那可是“国党四老”之一吴稚晖亲自编写的,全部采用罗马字拼音。如果有谁敢提议另行使用别的拼音方案,估计吴稚晖会气得跳起来——他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见教育部副部长点名,周赫煊笑道:“那我就表达一下我的观点吧,我支持推广标准国语,也支持推行简化汉字。在国语推广上,赵教授说得很有道理,我只补充一点,除了广播和唱片,还可以利用电影。”

  “电影?”段锡朋不解道,“现在中国的电影都是默片,根本不发声的啊。”

  周赫煊说:“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已经制作完毕,可能再过半个月就能上映,今后的有声片会越来越多。教育部可以联合出版部门制定条例,中国有声电影必须使用国语,方言电影一律不得上映。”

  “可以,我会注意的。”段锡朋点头说。

  接下来,众人又开始讨论中国语言文字学会的章程构架,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又转到简繁体之争上。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繁体汉字是正统,一旦简化就成了残体字,我反对简化汉字。”黄侃态度坚决道。

  钱玄同道:“简体字古已有之,唐宋时代就有,到了民国反而倒退了?”

  考试院长戴季陶猛拍桌子:“谁要简化汉字,我把他给简化了!汉字就是繁体字,繁体字就是汉字,一笔一划都不能少!”

  吴稚晖哈哈大笑:“你们就别争了,要我看啊,还是直接废除汉字方便。”

  得,一群神仙打架。

  黄侃就不说了,疯子一个,逮谁咬谁,但他在这个会议上就是个小角色。

  可怕的是戴季陶和吴稚晖两人,都是常凯申的师爷智囊,然而他们的观点刚好相反。

  戴季陶主张保留繁体字,历史上常凯申在30年代推行简化字,戴季陶反对得最凶,甚至三个月不不参加国党会议,硬生生逼得常凯申取消简体字推广计划。

  吴稚晖更加激进,号召废除汉字,让汉语拉丁字化。这家伙也是个疯子,外号“疯狗师爷”,他发起火来连自己都骂。

  由于不满常凯申排除异己的做法,吴稚晖大白天打灯笼去见常凯申。常凯申问他:“稚晖公,大白天开会你打个灯笼干什么?”吴稚晖学着宁波腔说:“娘希匹,这里太黑暗,太黑暗了!”

  去年常凯申拜托吴稚晖邀请李济深,结果李济深一来南京,直接被常凯申扣押。吴稚晖气得直跺脚,让卫队长转告常凯申:“你是婊(和谐)子养的!”常凯申专程去拜访吴稚晖,吴稚晖推开窗户大喊:“吴稚晖不在家!”

  现在两个脾气大的人闹起来了,戴季陶分毫不让地说:“姓吴的,你要废除汉字,你就是数典忘祖!”

  “你还抱残守缺呢,你家的夜壶怎么不一直用旧的?30年老夜壶的陈酿最香!”吴稚晖嬉笑怒骂。

  钱玄同头疼道:“各退一步,各退一步。废除汉字太麻烦了,政府公文、报刊杂志、科学书籍全都要废掉,得不偿失。但繁体字确实又不利于传播,咱们先一步步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推行简化字。”说着,钱玄同对周赫煊道,“周先生,你来讲两句!”

  “怎么又扯上我了?”周赫煊狂汗。

  钱玄同道:“我听人说,周先生写文章的手稿,在清华讲课用的讲义,全都是简化字。你来讲讲自己使用简化字的心得吧。”

  “我啊,”周赫煊笑道,“我用简化字也就图个方便,目前暂时还没谁有阅读障碍,连蒙带猜都能认识。”

  戴季陶拍桌子说:“政府公文、法律条款也要靠连蒙带猜吗?”

  周赫煊翻翻白眼,懒得再废话。常凯申下令推行简化字,都要被戴季陶怼回去,更何况他一介白身。

  这次关于汉字发展的讨论,显然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