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8【墨索里尼与生大蒜】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孔祥熙和墨索里尼热情握手,似乎把当年买到破烂飞机的受骗经历给忘了。

  孔祥熙又介绍周赫煊和陈绍宽二人,墨索尼里先是跟陈绍宽握手,待到面对周赫煊的时候,他突然张开双臂搂抱大笑:“哈哈,周先生,我喜欢你的作品,晚餐结束后请到我的书房参观!”

  “非常荣幸,总理阁下。”周赫煊笑着说。

  在人们的一贯印象当中,墨索里尼是粗鲁的、暴躁的,就像那种靠运气荣登高位的莽夫。

  显然,这不可能!

  30年代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元首当中,墨索里尼属于记者最喜欢的采访对象,因为他尊重知识,尊重文化,更尊重拥有知识和文化的人。但凡你脑子里真的有货,绝对会被墨索尼里视为上宾,而当你的知识折服了他,他还会把你当老师而不耻下问。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墨索里尼的人生经历就知道,这家伙是个很博学的人。在19岁到21岁之间,墨索里尼过着流浪生活,常常食不果腹,却每天晚上坚持阅读理论书籍,其中包括马克思、黑格尔、拉萨尔、尼采和马勒多等人的著作。

  为了研读马克思的原著,墨索里尼曾自学德语——他年轻时候是马克思的粉丝,衣服口袋里总放着马克思的肖像画;为了阅读原版《泰晤士报》,墨索里尼42岁开始学习英语,练得一口地道的伦敦腔。他非常喜爱文学,尤其是诗歌,如果遇到博学的来访者,他会摆上满桌子的名人诗作,以彰显自己在诗歌领域的修养。

  这家伙年轻时候是记者,靠文字谋生,还创作过名人传记、小说和剧本,他后来的两本自传也是自己写的,从来没有请人代笔。

  现在知道墨索里尼为什么失败了吧?

  很简单,这家伙是个文青(斜眼笑)。

  当然,再怎么文青,也无法掩饰墨索里尼的品位,这从他宴请宾客的食物就能看出。

  此时此刻,墨索里尼指着盘子里的开胃菜说:“意大利美食,是整个欧洲的财富,所谓的法国菜,只不过是野蛮人玩意儿。而享用意大利美食,就不得不说一种开胃菜,就是诸位面前的这种食物。它能够刺激食欲,让人头脑清醒,让人轻松入睡,法国人就完全不懂这种乐趣。”

  周赫煊低头看了看盘子里的东西,瞬间就没胃口了,他宁愿吃英国佬的炸鱼土豆。

  天啦,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反人类的黑暗料理?

  满满的一盘生大蒜,还添加了橄榄油和柠檬汁,周赫煊完全无法想象那种味道。

  这就是墨索里尼每晚必吃的美味,不吃他根本睡不着觉。他还喜欢吃蛋糕和布丁,嗯,用生大蒜代替奶油淋浇的蛋糕和布丁。生大蒜蛋糕……

  难怪墨索里尼脾气不好,难怪他晚年肠胃都变形了,不得不宣称自己是素食主义者。

  科学研究表明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