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8【贸易和战争】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光甫拍手道:“此法甚好!”

  席德懋说:“既然是民间商业贷款,那就必须让美国人觉得有利可图。任先生,你是国际贸易专家,美国最迫切的想要中国什么商品?”

  “当然是钨矿!”

  任嗣达立即就说道:“钨矿乃工业稀缺资源,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矿供应国。世界第一的钨矿在江西,世界第二的钨矿在广东,此为我国的巨大优势。用钨矿之利来引诱美国入毂,对方多半会同意。”

  周赫煊非常熟悉中国近代史,知道抗战期间美国对华有五次贷款,“钨矿借款”只是第三笔,而第一笔则是“桐油借款”。

  当然,周赫煊知道的也仅限于此,并不清楚五次借款的详细内容。毕竟除了专业论文之外,历史书里顶多只顺笔一提,读者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干去研究细节。

  美国的五次对华借款,名称分别为:桐油借款、华锡借款、钨砂借款、金属借款和财政借款。

  顾名思义,前三起借款分别跟桐油、锡矿和钨矿有关,而这个先后顺序也肯定有原因。可以就此推测,美国最急需的商品是桐油,其次是锡矿,接着才是钨矿。

  周赫煊出声问道:“钨矿最大的进口国是哪个?”

  “德国。”任嗣达说。

  周赫煊又问:“德国用钨矿干什么?”

  任嗣达说:“用处大了,造先进的飞机、穿甲炮弹、轮船发动机……好多东西都需要钨矿。”

  周赫煊点头道:“也就是说,钨矿现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制造军事装备。”

  “可以这样理解。”任嗣达道。

  周赫煊继续问:“那锡矿呢?”

  任嗣达答道:“锡矿主要用于工业产品,特别是在化工领域用处极大。”

  “那中国锡矿的最大购买国是哪个?”周赫煊问。

  “美国啊,咦……”任嗣达回过神来,“周先生的意思是,用锡矿贸易来寻求美国借款?但问题是,锡矿不是中国独有,美洲和南洋都有大量锡矿,中国锡矿对美国的诱惑力不够啊。”

  周赫煊说:“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现在没有打仗,而钨矿主要用于军工生产,对美国而言并不是最急需的东西。倒是广泛用于化工领域的锡矿,能让美国资本家更高兴。”

  任嗣达下意识点头道:“也有些道理。”

  陈光甫拍板道:“那就这样吧,把锡矿和钨矿都作为筹码,放在谈判桌上任美国人选择。”

  周赫煊又说道:“桐油呢?”

  任嗣达摇头说:“我是搞矿物进出口贸易的,对桐油的情况不太清楚。”

  席德懋笑道:“桐油遍地都是,价格甚贱,甚至买不起煤油的老百姓都用桐油来点灯。又非什么稀罕物,难道还能引起美国人的兴趣不成?”

  “是啊,周先生怎么会提到桐油?”任嗣达问。

  周赫煊哪里知道桐油有什么用处?他又不是神仙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