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6【北大复课】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州,南北大战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周赫煊的《大众》副刊也已筹备完毕。就在他准备发刊时,北大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准备近日复校,邀请周赫煊这个名义上的校长去讲话。

  周赫煊立即坐火车前往北平,会见了北大的众多教授、讲师。

  好吧,“众多”只是虚词,其实数量并不多,总共还未满30人。

  没办法,如今北平的情况,南方的学者们都不愿受邀任教。而很多跟共党有关的北大教员,要么南下避难,要么躲进东交民巷,一露面就会被警察抓走。

  名满全国的北大,如今就只剩下20多个教员。好在清华、中法、燕京等大学的老师,接受了北大的兼职讲师邀请,勉强可以承担教学任务。

  北大校门口,周赫煊还没下黄包车,便看到那里挂了条欢迎他的横幅,北大教师们站成一排迎接校长。

  这个阵仗并不算大,如果换成蔡元培,迎接地点绝对会设在车站,而不是自家校门口。

  年初蔡元培回国的时候,北大师生以为他要返校,可是直接放假一天来庆祝,那才叫威望呢。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好多北大的师生,都对蔡元培充满了怨恨。认为他在最困难的时候抛弃北大,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便是如此。

  “周校长,你可让我们苦等啊!”钟观光笑着迎上去,热情的跟周赫煊握手。

  周赫煊说:“钟老先生,在下才疏学浅,可当不起各位这样欢迎。”

  “当得起,当得起,哈哈,以后大家的工资都要靠你呢,”钟观光拉着周赫煊的手,介绍道,“这位是国文系主任马裕藻,这位是物理系代理主任李书华,这位是……”

  “马先生好!”

  “李先生好!”

  “周校长好!”

  “……”

  周赫煊逐一跟北大的老师们握手问候,有个年轻人引起他的注意。此君名叫叶公超,实在太年轻了,才22岁,这个年纪居然也能做北大老师。

  周赫煊打听几句,才知道叶公超还是北师大的教员,而且身兼《英文日报》和《远东英文时报》编辑。

  民国时代风云激荡,涌现出无数少年成名的英才。想当初梁簌溟在北大讲课时,也不过才25岁,放在后世是绝无可能的。

  周赫煊在认识所有人后,突然退后鞠躬行礼道:“今后北大就拜托诸位了,鄙人俗务繁忙,恐怕不能履行校长职务,只能负责跑跑腿向教育部要钱。”

  “哪里哪里,周校长言重了,应该我等感谢周校长。”众人连忙说道。

  周赫煊此举目的有三:一是表现出谦虚,给北大老师们留下好印象;二是表明态度,承诺不会干涉日常校务;三是亮出手腕,暗示自己乃北大的财神爷,教育款项需要他去跑。

  只一个鞠躬,有礼有节,有承诺也有恩惠,立即就让北大老师们接受他。

  就算有人看不起周赫煊这个校长,也只能在肚子里腹诽,当面驳他面子是绝不可能的。

  当天晚上,周赫煊住在北大教师宿舍,只等着明日做开学讲话。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