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四章 二王不相见_178_穿越明末当土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人们逛起街来当真是没完没了,无论古今都是大同小异,吴为一开始还饶有兴致,在一旁还不时插话凑趣,惹得二女娇笑连连。不料跟了良久,眼中所见,耳中所听来来去去却都是香粉、首饰、衣裳之类,渐渐兴趣索然,偷偷打起哈欠来。

  看到李若琳和小怜兴头正高,丈母娘也是容光焕发,眼中异彩连连,吴为也不便扫兴,心中暗暗叫苦,看来这一时半会儿的还难以结束,自家本来还想趁着时辰还早逛逛开封名胜的,现在看来估计是无望了。

  李崇倒是无可无不可,在晚辈下属面前他倒是始终保持着士大夫的淡泊风度,他下马步行,不时与身旁的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攀谈着什么。

  此人约摸二十来岁年纪,面目清秀,方巾褥衫,一副秀才模样。听其言语,却是在向李崇介绍开封的名胜掌故。他不说话的时候样子洵洵儒雅,甚至有点儿唯唯诺诺,一开口却像变了个人似的,侃侃而谈,神采飞扬。

  原来安塞众人都未来过开封,少不得一位向导,正好陈桥驿驿丞在杨嗣昌来访之后对李崇着实巴结,见其是文官,特意找来一位本地书生伴游。

  此人姓李名修竹,年纪甚轻,与赵文卓差相仿佛,家就住在开封北门外,惯常在码头左近作此营生。驿丞见他家贫,又是读书人,时常照拂于他,为他介绍些生意。

  开封地处南北通衢。过往官绅行旅甚多,随喜游览开封风景名胜乃是题中应有之义,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旅游市场极大。李修竹本是开封本地人,民风地理再是精熟不过,对各处名胜掌故又是了如指掌,兼且身为秀才,饱读诗书,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绝非寻常市井俗夫可比。

  除此之外。他还有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说一口道地的京师官话(以安徽凤阳话为底。类似今日的天津话),比本地通行的中州土音要容易理解的多,这一点让宦游多年的李崇顿感亲切。

  要知道这游山玩水乃是文士风雅勾当,讲究的就是个情调。若是满口的本地土音。动辄就是“中”和“得劲”之类不免大煞风景。

  最为难得的是。这样高学历高素zhì的向导伴游,索值却并不高昂,杂项全包。不过2钱纹银而已,对安塞土豪来说只好算是九牛一毛,考虑到这已经算是旅游细分市场中走高端路线的了,真可谓物美价廉!

  吴为身为现代人,虽有百度可用,但中国近代数百年战乱灾荒频仍,历史湮没的细节不知有多少,又哪里是百度可以解决的,眼前这秀才生长于斯,又是见识广博,言词便给,将这开封城历史沿革,有多少市坊,多少胜景,正店脚店,地方特产,民俗掌故事无巨细一一娓娓道来,端的是引人入胜。

  吴为本来是紧紧跟在李若琳身边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