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4章 《轨迹计划》加速(3/3)_我有一支星际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已经接近了80岁,没有必要研发过于先进的医疗技术,给百姓带来更大的负担。”

  “延寿技术可以进行小范围的尝试,但生老病死,顺应自然,贸然延寿,则会导致人口爆炸式膨胀,蓝水星不堪重负,而且癌症以及病毒性的疾病,相当于自然筛选,是为了留下更好更健康的个体,如同羊群里汰弱留强,自然天理也。”

  “再说癌症被消灭了,病毒被攻克了,缺陷的基因纷纷修复,大家的体质都变好增强了,寿命也延长了,加重了咱们母星的负担不说,病人数量也大幅减少,那么医院怎么办,是不是得关门大半?数百万个的医生护士的饭碗怎么办?是不是得沦落街头,成为社会隐患?”

  “当然,我不是反对这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只是不支持大规模推广,没必要覆盖到所有人类,不过有一少部分的人类精英、科学家、德高望重的医生和老师,可以尽量留下他们的才华,为大家服务更长的时间……这才是上上之策。”

  自然,对于上面这位医疗专家的观点,稍微有点阅读理解能力的网友,看完之后,都是一阵作呕,觉得智商受到了侮辱。

  “标准的精英主义。”

  “普通人不算人,他们这些人才算人。”

  “医疗集团的利益,大约相当于国家GDP的五分之一,以前不太相信,现在有点信了。”

  “疾病被消灭了,他们吃什么?但是他们自身也挺渴望长生不老,于是双重标准、精神分裂的一面就出现了,十分的虚伪纠结。”

  “……”

  许多网友一阵见血的评论道。

  但不管怎样。

  不论外界如何纷纷扰扰。

  里维的各项计划,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即便在舆论中遭到了大量的反对和抨击,但依然进展顺利,几乎没有不开眼的进行阻拦。

  但就算如此。

  对于某些项目的进度,里维还是非常的不满意。

  尤其是《轨迹计划》,从年初到现在,过去五六个月了,还是没有太大的进展。

  鲲仑山南麓山脚下的那条已经破土动工了几个月的《天轨工程》,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挖山炸石、打地基的状态,虽然工人请了好几万,但每天的工作成果不明显。

  看情况不知道得挖多长时间。

  当里维多次询问《天轨工程》的进展为什么那么慢的时候。

  负责该工程的专家李会昌,无奈的解释道:

  “里维陛下,不是我们不想快,而是根本快不了!”

  “工人们开凿地基的地方,全是厚厚的硬度高达8的玄武岩,电钻钻头三天用坏一根,普通炸药每天用上百吨,但完成的石方量还是不大。”

  “另外,我们选择的这个地方,冬天风大,温度极低,大雪厚度能达两三米,根本没办法展开工作,一年的施工季不到七个月,还得肯吃苦耐劳的工人,才坚持的下来。”

  “而且根据这个进度下去,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才有可能把《天轨项目》完成。”

  三年?五年?

  里维怎么可能等得了这么长的时间。

  他说道:“两年之内,必须看到天轨完工,并投入使用。”

  “不可能里维陛下!”

  李会昌拼命的摇头:“就是把工人们的命豁出去,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这么艰巨的项目!做任何事都得讲究科学,不能违背科学规律的盲目瞎干,那只会让情况变糟!”

  “不用工人们把命豁出去,让机器人上!”

  “普通炸药炸山效率太慢,朕建议使用小型核弹,用核弹炸山,加快效率!”

  里维说道,提出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建议。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