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章 本能 (2)_物种起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前我就看过一次这种指示方向的行为:就像众人设想的,该指示方向的行为可能仅是某个动物在准备扑击它的猎物之前停留一小会儿时间的延长而已。当指示方向的起初倾向一出现时,随后在各个世代中的有计划选择与强迫训练的遗传后果将能够快速完成此项工作,并且无意识选择目前依旧进行,因为每个人即便初衷不在于改进品种,可总是企图得到这种最善于指引方向与狩猎的狗。另一方面,在一些情况下,只习性一项就已足够了;没有什么动物比野兔还难驯服的了;基本上也无一种动物比驯服的年幼家兔更驯顺的了;可我很难想象家兔仅为了驯服性才普遍被选择下来;因而极野的到极驯服的性质的遗传变化,至少大多数的原因在于习性与久远持续的严格圈养。

  在家养环境下,自然的本能也许消亡:最明显的例子可见于极少孵蛋的、甚至是从不孵蛋的那些鸡品种,也就是说,它们天生不喜欢孵蛋。仅因习惯,才阻止了我们了解家养动物的心理曾经有过多么大的与耐久的变化。与人类亲近已成为了狗的本能,这点很少有人怀疑。全部狼、狐、胡狼与猫属的物种尽管在驯养后,也十分锐意地去追击鸡、绵羊与猪;火地与澳洲这些地方的未开化人不养狗,由于他们将小狗放到家里驯养,曾经发现狗的该倾向是不可矫正的。

  另一方面,我们的已经文明化了的狗,即便在非常幼小的时候,也无必要去教它们别追击鸡、绵羊与猪的!必定它们也许偶尔会攻击一下,接着便要遭受一顿打;倘若还不改,有可能被弄死;如此,经由遗传、习性及一定程度的选择,可能共同地让我们的狗文明化了。另一方面,小鸡全部因为习性,对于狗和猫的害怕的本能已经消失;而此种本能原本是它们天生就有的。曾经赫顿上尉对我说,原种鸡--印度野生鸡--的小鸡,当被一只母鸡抚育时,起初野性很大。在英格兰,经一只母鸡抚育的小雉鸡,也是这般。并非小鸡对所有都不再惧怕,而仅是不再惧怕狗与猫。由于,假如母鸡发出一声告知危险的叫声,小鸡就从母鸡的翼下跑开(小火鸡特别是这样),躲到附近的草里或丛林里去了。这肯定仅是某种本能的动作,对母鸡飞走有利,如同我们在野生的陆栖鸟类中所见到的情况,可是我们的小鸡还持留着该种在家养环境下已经变得一无用处的本能,因母鸡由于不使用的缘故,基本上已经失去飞翔的能力了。

  因而,我们能够推论,在家养下的动物能够得到新的本能,因而失掉自然的本能,这部分是因为习性,部分是因为人类在不间断的世代里选择了并累积了特别的精神习性与精神活动,而这些习性与活动的起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