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零七章 石毅的加入_学霸的科幻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方。而发现药物靶点,不过是了解生命的附赠品罢了……”

  “但是在这里,我也实话实说,这些年我们利用冷冻电镜解析了不少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有人甚至说我石毅加冷冻电镜再加清华就等于CNS。这种工作你要说重要,是挺重要,可要说不重要,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如今冷冻电镜技术已经成熟,任何一个经过培养的博士生都能完成这份工作,我再去做类似的研究,实际上意义不大了,充其量就是一线多了位科研民工而已。”

  庞学林笑了起来,说道:“石教授,谁说我准备用冷冻电镜去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了?”

  “用冷冻电镜……”

  石毅突然间回过神来,瞪大了眼睛看着庞学林道:“庞教授,你的意思是你有新的办法?”

  庞学林点了点头,说道:“原子探针层析技术,听说过没?”

  石毅微微一愣,皱眉道:“这个我知道,不过这种技术似乎主要应用于材料学领域吧?”

  庞学林微笑道:“我们钱塘实验室正在原子探针层析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动态原子探针层析技术,这种技术有望从动态角度以及原子尺度解析蛋白质、RNA、DNA等生物大分子的原子结构以及它们在飞秒到微秒时间内的结构变化,进而厘清蛋白质、RNA、糖聚合物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与功能。这种技术还在开发阶段,目前主要由杨和平以及安德森·怀特负责,我们需要一位顶级的结构生物学家参与原子探针层析技术的数据软件分析编辑工作……”

  石毅深深地吸了口气,努力压抑自己的激动情绪。

  他很清楚庞学林这项工作的意义。

  在历史长河里,许多重要的发现都是基于人类的观察。

  然而,在一些技术所不能及的领域,获取图片就成了一桩异常困难的事,也阻碍了人类对自然的进一步理解。

  2017年,诺贝尔基金会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士洛桑大学的杰克·豆布切特(JacquesDubochet)、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乔基姆·弗兰克(JoachimFrank)和英国剑桥大学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Henderson),表彰他们“研发出能确定溶液中生物分子高分辨率结构的冷冻电子显微镜”。

  在这三名科学家的努力下,冷冻电镜应运而生。

  科学家们能将生物分子“冻起来”,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它们进行观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电子显微镜不适合观察生物分子,因为强大的电子束会破坏生物材料。

  但是在1990年,查德·亨德森教授成功地使用电子显微镜显示蛋白质的三维图像,达到原子级分辨率。这一突破性成果证明了用电子显微镜进行生物分子成像的潜力。

  乔基姆·弗兰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