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望月新一_学霸的科幻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20世纪学习过初中物理、知道有种力叫摩擦力的人来看,都会显得过于幼稚。

  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惯性定理的确是相当违反人类常识的!

  ABC猜想之于现在的数论研究者,就好比牛顿惯性定律之于十七世纪的普通人,更是违反数学上的常识。

  这一常识就是:“a和b的质因子与它们之和的质因子,应该没有任何联系。”

  原因之一就是,允许加法和乘法在代数上交互,会产生无限可能和不可解问题,比如关于丢番图方程统一方法论的希尔伯特第十问题,早就被证明是不可能的。

  如果ABC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加法、乘法和质数之间,一定存在人类已知数学理论从未触及过的神秘关联。

  再者,ABC猜想和其他很多数论中的未解问题有着重大联系。

  比如刚才提到的丢番图方程问题、费马最后定理的推广猜想、Mordell猜想、Erdős–Woods猜想等等。

  而且,ABC猜想还能间接推导出很多已被证明的重要结果,比如费马最后定理。

  从这个角度来讲,ABC猜想是质数结构的未知宇宙的强力探测器,仅次于黎曼猜想。

  一旦ABC猜想被证明,对于数论的影响之巨大,无异于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之于现代物理学。

  正因为如此,2012年望月新一声称自己证明了ABC猜想时,才会在数学界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望月新一1969年3月29日出生于日本东京,16岁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就读本科,三年后进入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德国数学家,1986年菲尔茨奖得主法尔廷斯,23岁(即1992年)获得数学博士学位。

  即使在向来严格和毒舌的法尔廷斯眼中,望月新一也堪称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1992年,因为性格比较孤僻古怪,不适应美国文化,望月新一返回日本,担任京都大学数理解析研究所研究员。

  期间,望月新一在“远阿贝尔几何”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并因此受邀在1998年的柏林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发表一小时的演讲。

  1998年之后,望月新一开始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ABC猜想的证明中去,几乎在数学界销声匿迹。

  一直到2012年,望月新一发表512页的ABC猜想证明论文,才再次引发数学界大规模关注。

  从某种程度上说,望月新一与佩雷尔曼有点类似,只是佩雷尔曼成功地证明了庞加莱猜想,而望月新一的ABC猜想证明,却并没有得到数学界的认可。

  望月新一研究ABC猜想的理论工具,便是远阿贝尔几何。

  因此,在研究望月新一ABC猜想论文之前,庞学林还让田牧找来了望月新一关于远阿贝尔几何的相关著作。

  远阿贝尔几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