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3章 驸马归来_宋成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道理。

  “官家,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先有人才,如今朝廷兴学力道前所未有……只要三五年之后,或许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彼时官家做事就会容易许多。”

  赵桓点头,不过他有想起来一件事,“吕卿,你们家算是道学之家,名臣辈出……说实话,朕还真是有些糊涂,不懂得你们道学到底在讲什么?你能不能给朕指点迷津?”

  提到了学问,吕好问深深一躬,“官家但问就是,老臣必定直言相告。”

  赵桓探身,突然低声道:“吕卿,历代学者,为何执着于天理人心?”

  吕好问寿眉挑了挑,竟有些瞠目结舌,过了良久,才反问道:“官家为何会有此问?”

  赵桓沉吟道:“吕卿,你说了直言相告的。”

  吕好问愕然片刻,无奈摇头,“官家,这本就是日头东升西落的事情,臣委实不知,官家为何会疑惑?”

  “不然。”赵桓正色道:“日头东升西落,也是有缘由的……吕卿如果不愿意实话实说,朕斗胆猜测一下,你看如何?”

  吕好问无奈,只能点头道:“臣恭听官家高论。”

  “谈不上高论,天理人心,可是和董仲舒的天人之说有关?”

  “这个……官家,其实在诸子百家之时,各派都是讲究天道的,非只儒门一家!”

  赵桓摇头,“朕学问不精,吕卿用这种说辞搪塞朕,确实不够坦诚……朕问你,是不是要有天理匡正人心?”

  吕好问悚然,挺直了脊背,“人生天地之间,自然是如此!”

  “那天子呢?”赵桓又问了一句。

  老吕顿时语塞,额角竟然有汗水流下,毫无疑问,赵桓又点到了关键。

  “臣,臣以为此事很是复杂,绝非为了限制官家,还请官家明鉴!”

  赵桓笑道:“你总算说出了限制这两个字!其实这套说辞不只是限制天子,也保护了皇权……得失之间,很难说得清楚的。其实朕在之前就讲过,在治国这一块,便是天子,也要守规矩,尊奉法度,不能肆意胡来。如果能把这一条在儒学当中阐明,是不是不用纠结天理?”

  吕好问已经是汗如雨下了。

  “官家,老臣实在是不明白,官家为什么如此看不上天理二字?斗胆恳请官家明言!”

  赵桓略沉吟,便说道:“吕卿,实不相瞒,朕这些年观察下来,天终究是太过浩淼,天道人道,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譬如说金人入寇,是天命偏向胡虏,还是太上皇失德?招来了报应?天道以什么来报应,地震?蝗灾?蛮夷?”

  “宋金开战以来,光是两河,损失的百姓就有几百万之多,为什么天道能如此狠辣?既然上天无情,上天不可靠……我们又为什么要热脸贴冷屁股?难道就不能安心研究人道,走出一条新路?”

  吕好问目瞪口呆,很显然已经被赵官家的暴论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