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阴山之危!(12)_且把年华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这两个字,还是极有威慑力的。

  场上安静下来。

  那人没有理会旁人,骑着战马奔至赵樽面前,生生一跪。

  “殿下,圣上给您的来函。”

  “哗”一声,场上响过低低的喧哗。

  赵樽看他一眼,只淡淡道了一声,“丙一,辛苦。”

  那人抬起头来,嘿嘿一笑,“不苦,就是跑死了十来匹马,怪心疼的。”

  这个时候还有心情说笑,也就是他了。丙一正是赵樽麾下“十天干”丙字卫的首领。说到这里,他咧着几颗大白牙,又把令牌递了上去,“这是陛下手令。”

  赵樽再次接过令牌来。那是一个纯金打造的令牌,是当今洪泰皇帝所有,令牌的正中写着年号“洪泰”二字。

  赵樽默了默,拆开信函。

  信上写了短短几行字,却是洪泰帝亲笔。

  “吾儿亲鉴:接获手书,吾心慰之,你母亦是垂泪盼归。漠北苦寒,闻吾儿身子欠安,甚为挂念。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朝与北狄宿怨已久,不急于一朝一夕,来日方长,善自珍重为要。吾儿素有头疾,朕已命人督造茯百酒,解吾儿痛楚,便拟旨令尔速速归京,与父母共守新岁。父上。”

  一封信,字不多,但信上没有“朕”,只有“父”。

  赵樽眸色黑沉,便没有太多的表情,慢腾腾扬起手上信函来,交予阴山行营的文书,让他现场宣读一遍,信的内容加上他手上洪泰帝的令牌,说服力足够。

  环视众人一圈,他沉声道:“众位将士,如今还是洪泰年,天下还是圣上的天下,皇太孙尚未登基,奉天殿上的人还是本王的父皇。如今,本王只问诸君一句话,是文华殿的旨意作数,还是当今圣上的亲笔手谕作数?”

  这还需要问吗?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面色灰败的夏廷德,都想看他要如何自圆其说,解释先前那一封与圣上家信完全不同圣旨。

  圣旨说赵樽是反贼。

  可皇帝如此偏爱晋王,又怎会把他革职查办,押解回京?

  几乎霎时,人人都懂了。

  圣旨是文华殿赵绵泽的意思,而信函却是洪泰帝自己的意思。

  形势逆转,夏廷德僵在当场,左右为难,良久都说不出话来。

  论算计谋略,他怎会是赵樽的对手?

  先前在漠北大营时,赵樽让郑二宝备纸笔,说要写家书,叙天伦,曾分别给贡妃和洪泰帝手书一封。那时候,他就已然防着有一天,会有从文华殿而来的旨意。

  皇帝忌惮他,却不会真的让他死。这一点赵樽比谁都清楚。在传回京师的信函中,他情意拳拳,声称头疾发作,困于漠北高原,寒气攻心,但仍是想念京中的父母。且闻父皇有疾,却不能亲自侍奉汤药,甚是不孝,以至日夜不能安睡,头疾变本加厉,恐已无力再战。

  未了,避免信函被赵绵泽扣下,那两封信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