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一章 绘画学校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管理这座小城的,是一名刚得到提拔的加拉西亚书吏。虽然业务很生疏,但工作的热情,却比以往的男爵不知高了多少。他隔三差五,就用生疏的官话,贴一张布告出来。有些过几天就会揭掉,给新公告腾出地方。有些则一直悬挂,直到现在。

  三浦想看看有没有新通知,却发现“阿道夫”也在人群中,正看着公告。新助手完全不认识汉朝的文字,也没带翻译符文,只能在旁边干瞪眼,他就走上前,叫阿道夫来给他翻译。

  “没什么新消息。”阿道夫回头告诉他:“南方的道路依然不通,但航线还是正常的。我们订购的精灵颜料,应该能按时运来。”

  “明白了。谢谢先生,谢谢大师匠。”助手很快向两人礼貌地回答道。

  三浦招募的助手,按照当地的xi惯,实际上算是他的学徒。这是一种在维塔利亚广泛存在的制度,从高高在上的大法师,到村里都能找到的木匠,几乎全都在用这种方式培养新人。

  大部分时候,学徒的地位和奴仆差不多,尤其是城市中。想获得正式头衔,成为能自力更生的人,就必须获得师父的认可,完成出师。否则,就不会被行会承认。

  在遍布维塔利亚的自治城市里,行会总是在管理者中占有一席之地。得不到行会的接纳,意味着不能合法地在城市中从事这项行业,哪怕手艺再好,也会被行会取缔、驱逐。

  因此,学徒们必须努力完成师父的要求,哄他们高兴,好让他们允许自己出师。理论上,品德良好的师父,会认真培养学徒,乃至主动扶持那些有天赋的年轻人。但现实是,无论哪个行业,新的从业者,总是会和已有的那些人形成竞争。

  结果是,各个行会基本都要严格控制正式成员的数量。很多学徒,也近乎成了奴隶,被师父驱使乃至虐待。在维塔利亚乃至大陆上其他的自由城市,莫不如此,甚至形成了默契。一位有资格披上带袖环长袍的正式法师,可能永远也看不起同城里居住的粗木匠。但木匠行会要求“守护秩序”的时候,法师行会如非意外,总是会表示郑重支持的。

  三浦对此也不是不熟悉,在他的老家扶桑国,他早就见多了。不过,当年教他画画的老师匠,却不怎么喜欢,认为这是种落后反动的制度,扶桑国对它的吹捧完全不合理。xi惯里的那些繁琐礼节,他也不要求三浦刻意遵守。如果他在这里,恐怕不会乐意去这么要求助手的。

  三浦想了想,觉得自己也配不上这个称呼。来到这个世界,获得了施展的机会之后,他对待绘画和印刷的技艺,也愈发认真起来。

  虽然老师匠也吐槽过“工匠精神”,但三浦下意识里,还是摆脱不了这种思维的影响。他隐隐间,依然把这个身份看的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