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四章 教派与学派 下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而是让作为与服饰有关系了。”

  赵飞燕劝谏道,钱程的这些计划大多华而不实。现在这里刚刚安定,百废待兴。礼节音乐浮夸浪费,对于这里居绝大多数的下层民众根本没有意义。衣着服饰更是细枝末节,不值得兴师动众。不用强制他们穿什么,也不用强制他们不穿什么。应该把精力放在民生上,民众的生活变好了,自然就会亲近官府,不需要走这些冗杂的形式。

  但钱程还是很迟疑。他认为,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汉朝在这里缺乏根基,而没有根基,一切都无法施展。哪怕富裕起来,他们也会自认异类,不把朝廷当自己人。

  韩非也讲过一个故事:宋国有个富人,当时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冲坏了。儿子说:“不把墙修好,肯定会有盗贼来。”邻家的老翁也如此劝说。

  富人不听,晚上果然遭了贼,损失很多财物。富人一家都认为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家老翁才是盗贼。

  人的意识是非常主观的,往往会先看亲疏,然后根据亲疏,断定恩仇;而不是根据得到的恩仇,判断亲疏。如果土人不把朝廷当自己人,那朝廷做什么都是错的。

  把他们养的再好,他们也会下意识地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告诉自己不用感谢朝廷,也没有报答的义务——比如异教徒不需要感恩,比如这是侵略者应该做的补偿,诸如此类。这其实与宗教和习俗没什么关系,就是人的本能而已。哪怕不信教,也有的是其他理由。

  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首先让土人和中原人更加“亲近”。而文字、习俗、衣冠,正是区别“我们”和“他们”的最直观要素。

  想要获得根基,就得塑造共同点,让这些长相、语言、行为,都和中原不同的人,尽量拥有共同的根基。这个根基塑造的越早越好,哪怕为此使用暴力,得罪很多人,也需要尽快去做。

  放在中原,正常的流程是捣毁宗庙,销毁和删改典籍档案,招降有文化的祭司,并杀死其中不服从的人。拆毁足以自守的大城,迁徙和屠戮有组织能力的大族。这一套周密的流程走下来,再命令诸侯率领自己的族众国人,迁移到那里,建立统治。从商周开始,大家就是这么渐渐向周围扩张的。

  汉朝大军的余威尚在,土人甚至经常传言一些夸张到让钱程自己都不好意思的段子,把汉朝说的像是天神下凡一般。但这种突发的战争导致的敬畏,随着双方了解的增多,会很快下降的。

  所以,现在正是阻力最小,进行改造的最好时机,否则这一仗还不如不打,因为哪怕再打出同样的胜利,土人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实际上,钱程原本的策略,比现在这个还要残暴的多。一开始的时候,边境地区有乌尼亚城市叛乱,他是真的考虑过屠城来进行威慑的。

  在汉朝看来,土人属于彻头彻尾的蛮夷,堆个京观也没人会说什么。都护府官吏都在气头上,对此是完全支持的。当时新都的人,只有白芷在试图反对这个计划,就连西洲人自己,也没什么感觉——凉州当时招募的基本上都是加拉西亚人,对乌尼亚人的遭遇,基本上都没什么太多的看法。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