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义的实用性与政策的惯性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体实力。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打手了。

  这样一来,女权主义者得到了实践和展示的机会,得到了上层的支持与合法性的背书,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而企业主也获得了更好的工具,用很低的成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就实现了双赢。

  但这个状况其实不太稳定,因为它有一些很要命的问题。

  我们说一个比较黑色幽默的例子:之前国内有涉黄案件,警察抓了不少“女主播”,结果发现很多都是男性伪装的。这种案子还不止一起。

  为什么近些年会抓出来这么多“男性女主播”?因为这种生意一样需要效率,考虑成本。而伪装技术足够用的情况下,男性比女性效率更高,性价比更高。

  这就是那个要命的问题了——哪怕在“色qing女主播”这个行业,女人都拼不过男人……

  美国上层显然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人家明显很擅长计算成本和效率。

  女人“打女拳”的效率还是不够高,成本还是不够低。那怎么办呢?

  答案就是让男人也去“打拳”,用和女人一模一样的套路。

  男人可以打女拳么?当然可以,强行把男人定性为女人就行了;

  主流女性去当炮灰,来源还是不够广泛,所以成本还是不够低。那怎么办呢?

  答案是让更边缘的人群当炮灰。因为更边缘意味着更容易掌控,要的钱也更少——比如lgbt人群和外来移民什么的;

  现代女权组织搞事的理论依据,是男性比女性强大。男性是“第一性”,女性是“第二性”,女性居于弱势,所以男性应该给女性补偿。那如果“第二性”也不够用呢?

  答案是,还可以创造出比女性更弱势的“第三性”、“第四性”乃至第几十个性。同样按照这个“我弱我有理”逻辑,就能获得比女性更强大的理论依据,和更高的优先级了。

  ——到这里,大家应该就能看出来了。这就是现在的“多元化”和“lgbt”这套思路。

  虽然不再叫女权主义,但这些组织和流派全盘继承了女权主义的优势,而且进一步发展。它们理论优先级更高,基础更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作为更加质优价廉的炮灰,显然也更容易受到欧美上层的青睐。

  目前来看,女权主义和lgbt这些,一直颇有矛盾(可以看《哈利波特》作者那个事,非常典型)。因为后者明显就是被扶持起来,作为女权的升级和替代品使用的——这就真要命了。

  对女权主义来说,男性只是自己索取的对象而已,但lgbt、多元文化之类,是自己的取代者。双方生态位重叠了,这矛盾可比男女什么的大多了,肯定要干起来的……

  至于结果,我觉得不会有太大悬念。

  在欧美现在这个结构里,女权主义明显打不过已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