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礼教的目标与背后的博弈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已经能确认,再嫁具有普遍性了。

  而且,现在的通俗认知还有个误区,那就是礼教只是“鼓励守节”,而不是说守节是义务。

  实际上,清朝的态度,是“朝廷有旌节妇之条,并无阻止寡妇不嫁之理”。言下之意,他宣传引导一下,就算尽力了。

  但是还有一点,如此普遍的改嫁,同样不能证明清朝寡妇受压迫不大。因为这里也有个不符合传统印象的地方,就是改嫁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寡妇本人的选择。

  这就还是上一章说的老问题,我们都知道礼教在说什么,但很多论述就停留在这里了。大家只关注礼教宣传了什么,但问题是宣传只是宣传,想正确认识事情的原理和来龙去脉,我们就得了解别的内容,比如礼教为什么会这么要求?朝廷为什么会支持这一种礼教?礼教到底有没有作用?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见得就是传统宣传的那样。

  家庭、宗族、朝廷的博弈:

  上一部分,我们说过,礼教其实是中下层男性的需求。中下层男性资源有限,娶妻不易,而且绝嗣可能性一直不小。而且,因为男性寿命更短,会遇到孩子没养大就去世的困境。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保全家庭,也是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这个情况下,中下层男性可以托孤的对象,几乎没有挑选空间,基本上只能选妻子。因为……现代城市居民,很多都是小家庭,可能不太好理解,但古代家族中,这种情况下,族人、兄弟这些“亲人”,反而是很不可信的。

  如果男主人在,可能大家还会团结、拉拢他,如果男主人没了,那亲戚趁机欺负孤儿寡母,试图吃绝户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实际上,和传统印象相反的是,只有少数上层富裕家族,才倾向于支持或者强迫寡妇守节。在大多数中下层家庭里,夫家的家族势力往往并不希望寡妇守节。他们最希望的是寡妇改嫁,这样就能瓜分死去的男主人的家产。有些家族还会强行控制寡妇,自己做主把寡妇出嫁,收取彩礼,再赚一笔。另一方面,中下层家族本身,因为经济实力限制,对于赡养脱产守节的寡妇的意愿也很低。当代学者对清朝案卷的研究发现,妇女的守节,基本上是个人行为,而不是或不完全是家庭行为,更不是家族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得自己有钱才行。实际上,在一些地区的中下层社会里,人们普遍就不认为,中下层家庭的寡妇有守节的必要(《清代中期婚姻冲突透析》)。

  至于朝廷这边,态度也很简单。

  孤儿寡母离开原来的家庭再嫁,意味着一个小家庭被兼并,财产大部分都会落入夫家那边的豪强族属手中。这意味着户数的减少,和地方大族势力的增强。所以,朝廷当然要反对。

  在这方面,朝廷最大的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