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章《青鸟葬经》_鬼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一本绢色泛黄的小册子,扉页上题写着四个古隶书字“青鸟葬经”,看起来已经有年头了。

  “妮子,老夫先给你讲一个故事,中原古往今来的第一个风水师乃是风后,其后,最有名的就是孔子与子贡师生两人了。孔子是50岁开始读《易经》的,三年没有走出过家门,53岁走出家门时的第一句话就是‘君子不与命争’,深谙易学之精髓。他在《易传》中说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郭儒昌见妮子用心在听,于是便高谈阔论起来。

  “妮子不懂。”妮子插话道,连连的摇着脑袋。

  “哦,”郭儒昌一愣,忙说道,“老夫那就说简单一点的吧,孔子死后,把他埋葬在什么地方好呢?墓地由其学生子贡去挑选,有人提供给他一块地,他看了之后说这块地风水非常之好,但是只适合于去葬帝王,不合适葬我的老师。后来他把这块地保留下来,随后自己去找到了一处风水佳穴,地址位于山东的曲阜。子贡说道,‘这块地非常适合葬我的老师,他的后人一代好一些,一代又差一些,一代又好一些,一代又差一些,它只主贵,既不富也不发官。’他将孔子葬在了曲阜,那里的孔庙历朝历代一直都香火鼎盛,而孔子的后代们,也确实都符合这个规律。”

  “那原先的那块地呢?”妮子问道,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

  “子贡先前所留下的那块地最后葬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在陕西的咸阳。”郭儒昌解释说道。

  “哦。”妮子附和着,这些人名生疏的很。

  “现在开始说咱们郭家的先祖郭璞了,他是中原历史上第一个撰述风水学的大宗师,所流传下来的《葬经》成为了后世堪舆家必读之典籍,但是真正最精华和诡异的东西却秘而不宣的留藏了下来……”郭儒昌继续说道。

  “《青鸟葬经》。”妮子蓦地悟道。

  “果真是聪明之极。”郭儒昌大为赞许道。

  “这书好学么?”妮子有了些兴趣,很想知道先祖郭璞究竟在这本书里写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

  “老夫来教你,如何?”郭儒昌祈求的目光望着妮子。

  “嗯……好吧。”妮子终于同意了。

  郭儒昌翻开《青鸟葬经》,借着绿莹莹的光线,开始逐句的慢慢解释给妮子听:“‘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父母骸骨为子孙之本,子孙形体乃父母之枝,一气相荫,由本而连枝也。生死殊途,情气相感,自然默与之通。今寻暴骨,以生人刺血滴之而渗入则为亲骨肉,不渗则非,气类相感,有如此者,则知枯骨得荫,生人受福。’先祖的意思是说,父母之阴阳精气结合才生出了孩子,如同大树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