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六章 扩散性百万圣王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贤举能管理国家,很是仰慕,觉得那里是君子之国,纷纷去请教究竟如何运转。

  精灵学者却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自己的政体臃肿而低效,充满了奢侈的表演和无意义的争执——要是当初有个强势的领导者,也不至于和西洲人的战争,会打得这么惨。

  有些学者很羡慕汉朝的管理,认为他们对各地的控制,和朝廷的权力分配,都是自己这边一直没做好的。然而诸生也告诉他们,国君太强势,一样会带来各种祸患。

  交流的越多,双方就越失望。到最后,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了。

  到最后,诸生只好把希望,再放回圣王身上——既要掌握权力,又要不坏事,只能如此指望了。

  而按钱程的设想,圣王是从君子中诞生的,只有君子施行教育、左右辅弼,圣王才能顺利成材,才能得到推举,坐在合适的位置上。而君子又是从更多士人中诞生的,只有士人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君子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安居其位。凉州诸生普遍能接受这个想法。他是在过去的礼制等级上,略做了些解释。而礼制原本就是地位越高、要求也越高,所以,这些理所当然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士人足够多,也足够贤能,自然而然就会推举出合格的君子,乃至圣王了。

  在他的号召下,同样有圣王情节的儒墨先生,乃至西洲人和精灵,都开始各自为此而努力。一时间,到处都有人在为教化奔波。

  另外一些人,则开始致力于设计农具、器械,研究天文地理,试图提高耕种和工坊的效率,让当地人富裕起来。

  孔子说过,吃饱喝足的人,才能讲究礼节。来凉州的中原人,大多都是因为贫困,被迫流亡来的,想让他们接受礼义,也得保证他们的生活。好在凉州人不多,地方广大,资源也很丰富,还没有那么多碍事的豪强,所以,大体上过的还挺不错。

  这些儒生,还主动找上苏白芷一派,上下游说,试图借助她的财力,帮助实现目标。儒生中不乏能说会道的人,苏白芷自己不知为何,隐然也是支持态度。

  到最后,城池附近的农夫和匠人,有了积蓄,又看了几卷书,冬天闲暇多的时候,也开始聚在一起谈论看到的东西,俨然一副国人的样子了。

  钱程等人很是高兴——天下如今的问题,表面上是没有圣王,实则是没有足够多的君子、足够多的士人。大家都在期待圣王,但圣王也不是凭空出来的。

  士人越多,越有礼义,圣王也会越强大。而强大的圣王,会进一步改善和弘扬礼义之道,让更多人成为合格的士人。甚至可以更进一步,率领士人向化外之地,主动传播王化。

  如果这样扩展下去,农工商户都变得像士人,士人都变得像古之君子,那么很快就会有千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