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章 天命的流溢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分的采纳。

  但问题是,这最多只是一个表面上的方向。

  董先生不仅吸收了阴阳家的五行观念,其实也参考了墨家的鬼神观。

  在他的新体系里,天作为至高神,做出的种种指示,是褒扬或者纠正君主的。但熟悉儒家经典的人,会很快反应过来:天的褒扬和批评,是以谁为准?

  按照春秋以来的经典论述,天确实选中了皇帝,并一对一地进行沟通和警示,但天进行警示的立场,是基于民众的。实际上,是民众的好恶,通过天,传达给了皇帝,并对皇帝的不当行为进行矫正。

  这个其实不是儒家原创的东西——如果按孔子当年的思想,这些天意、谶纬之类,属于典型的怪力乱神之流,即使不主动杜绝,也要少提这些概念。相反,它很像墨子当年,用鬼神制约国君的思路。

  有意无意间,董先生的“儒家”,远离了孔子,反而用起了墨家未能完成的宗教和神秘学工具。

  而且,这里还有另一重问题:天对天子的评判,是通过谁表达出来?

  解释祥瑞和灾异,是一个很“专业”的工作,需要官吏们收集整理信息,再由这方面有威望的人来进行解释。皇帝本人不可能完成这么复杂的工作,只能交给众儒生。

  而儒生们的解释,作为大祭司的天子,是难以管住的。

  所以,虽然看起来是在加强权威,但实际上也给了民间儒生一个评论褒贬、介入祭祀权的机会。

  皇帝虽然经常显得不着调,但对此显然并不糊涂。面子上鼓励了董先生一下,就把他踢出长安,从事高危工作去了。

  钱程认为,这个尝试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想吸收儒、墨、阴阳各家的经验,推动儒家的改革和转型,不妨继续发扬下去。

  西洲的一些哲学思想,也给了他很大启发。

  这些人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个原初的本源,居于世界之外。由这个本源,生出了世间一切的物质和概念。因此,它超越了世界一切的总和,因为它居于世界一切之前,所以也不能类比,更没法精确描述。简而言之,这是一种没有具体形式、无法表述、没有思想和意识、也不存在运动的混沌玩意儿。

  这是一个在西洲相当古老的概念,神学家们试图以此来解释世界的起源,描述神灵。有些神学家其中一部分概念表示反对,比如认为这个存在是有思想和意识的,只是因为它超乎世间一切,所以它的意识与思维,对人类来说,从理论上就没有能够理解的可能。这样,就可以称其为至高的“神”。当然,这种概念大家就很熟悉了。钱程等人将其翻译成道家的“太一”。

  而之后的发展,西洲的不同流派之间就有了分歧。

  教会哲学家们认为,原初的至高神,是通过创造的方式,在自己之外制造了万物。而一些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